控制疫情才是緩解港口擁堵的最快方法
時間:2023-08-11
點擊:148次
干散貨船舶運營商lauritzens bulkers此前在接受丹麥航運媒體shippingwatch的采訪時表示,全球近7.5%的小型干散貨船(主要是靈便型和超靈便型船舶)堵在中國港口,這兩周由于疫情的持續(xù)爆發(fā)中國港口的擁堵幾乎出現了爆發(fā)式的增長,短短十天內船只數量增加了近37%——約有570艘干散貨船在排隊等待卸貨,lauritzen bulkers首席執(zhí)行官niels josefsen表示“這對港口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而根據數據服務商oceanbolt的數據顯示,擁堵在國內港口的靈便型和超靈便型散貨船共有548艘。
對此,小編咨詢了幾家國內的干散貿易商,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港口積壓主要集中于欽州港、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其他如天津港都比較正常,“欽州港目前壓港大約都在4天左右,”受訪人士表示,“最近集運市場的高運價讓很多貿易商都選擇租用散貨船,甚至還有不少用散貨船裝載集裝箱的案例,所以最近的港口擁堵也是正常的。而且疫情期間,對船上人員要求全員檢測也會拖慢卸船進度?!?br>自7月20日以來,國內多地升為中高風險地區(qū),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檢測和封鎖舉措來遏制病毒的傳播。目前,大多數港口都要求對所有船員進行核酸檢測,船只被迫停留在港口,直到陰性結果得到確認。許多港口還要求,如果船舶先前曾在印度靠泊,或在進入中國境內后 14 天內進行了船員換班,則船舶需要進行 14-28 天的隔離。鹽田港5月下旬發(fā)現的新病例導致其業(yè)務量在6月的大幅削減了70%。而這部分貨物有些則無可避免的去往了別的港口卸貨。
擁堵是全球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干散貨,集運市場仍舊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根據之前的報道,大約有30艘船停泊在圣佩德羅灣,距離洛杉磯和長灘港不遠。馬士基此前也表示,在美國東海岸和東南部,由于卡車運輸延遲了兩周,集裝箱滯留時間延長,供應鏈壓力持續(xù)上漲。此外,鐵路擁堵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國進口貨物交貨延誤及阻礙空箱返回亞洲。馬士基稱,在美國的平均停留時間增加了35%,這意味著總體運力減少了35%。
美國疫情也會間接加重全球航運及供應鏈的壓力,從目前德爾塔變異毒株對美國當下的影響來看,極有可能造成下半年的美國依然無法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的享受服務的支出得不到滿足,勢必會將支出引流到消費品上。而今即將到來的開學季,同樣會吸引眾多商家持續(xù)進貨,全球供應鏈壓力繼續(xù)增大,再加上隨之而來的“黑五”購物節(jié),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美國節(jié)日必將導致全球供應鏈持續(xù)承壓。
本文來源于搜航網,不代表本站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